
轴承类型前缀代表轴承的基本类型,如L(可分离内圈或外圈)、R(带可分离滚子和保持架组件的内圈或外圈),轴承基本设计前缀如CRL(英制轴承)、HJ(角圈)等。
轴承的后缀比较繁多,首先是内部设计,如A(修改的内部设计)、EC(优化内部设计,更大的滚子,载荷增加)。
然后是外部设计,如K(锥孔,锥度1:12)、N(外圈带止动槽)、NR(外圈带止动环和止动槽)、N1(一个外圈侧面上带定位槽)、N2(一个外圈侧面上带两个定位槽,相隔180°)。


接着是保持架设计,保持架类型众多,如FR(销式钢保持架)、J(冲压钢保持架,滚子引导)、L(机加工轻合金保持架,铆接,滚子引导)、LA(机加工轻合金保持架,外圈引导)、LB(机加工轻合金保持架,内圈引导)、LL(机加工轻合金保持架,窗式)、M(机加工黄铜保持架,铆接,滚子引导)、MA(机加工黄铜保持架,外圈引导)、MB(机加工黄铜保持架,内圈引导)、ML/MP(机加工黄铜保持架,窗式,内圈或外圈引导)、MR(机加工黄铜保持架,窗式,滚子引导)、P(玻璃纤维增强PA66保持架,滚子引导)、PA(玻璃纤维增强PA66笼,外圈引导)、PH(玻璃纤维增强PEEK保持架,滚子引导)、PHA(玻璃纤维增强PEEK保持架,外圈引导)等。


再之后是材料和热处理,如HA1(表面硬化内圈和外圈)、HA2(表面硬化外圈)、HA3(表面硬化内圈)、HB1(贝氏体硬化内圈和外圈)、HB3(贝氏体硬化内圈)、HN1(经过特殊表面热处理的内外圈)等等。
再接着是精度、游隙、预紧、组配,如CN(正常径向内部游隙),C2/3/4/5等,以及C2H、C2M、C2L,分为代表C2游隙的上、中、下三分之一,精度如P2/3/4/5等,还有缩略的方式,如P63代表P6+C3,组配如DR(两个轴承组配)、TR(三个轴承组配)、QR(四个轴承组配)。

